诉讼手记

首页 >> 办案手记 >> 诉讼手记

正义的征途--法学博士后的办案手记278

时间:2024-03-05 14:40:13 点击:98

【我的讼No.1230】民间借贷纠纷案

我做过不少民间借贷纠纷案,但这个案子是唯一一个借款人起诉的案件。本案原告借了当事人亲戚等人近200万元,按月支付利息,月息在2%-3%之间,在借款约3年后,这个借款人起诉了当事人。要求法院判令:确认原告已经归还全部借款,要求当事人返还多支付的款项40余万元并支付利息,要求当事人归还借条原件。

因为借款利息较高,借款期限超过四年,原告所归还的利息已经超过本金。因为双方的关系很好,在借条上并没有备注利息标准。原告律师的逻辑是,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款若未约定利息,视为不支付利息,所以原告已经还清借款,且多付的钱应当予以返还。当事人很着急,她似乎文化程度不高,她似乎觉得原告的理由是成立的,所以通过关系找到了我们团队。

我看了材料之后,发现这个案子的难度在于数据处理。因为不仅仅是当事人向原告提供了借款,她的姐姐、妹妹和妹夫都向原告提供了借款,收利息的账号有多个,支付的方式也有多种,微信、支付宝和银行转账都有。更为夸张的是,当事人不会网购,有些时候叫原告帮忙网购,再在利息中扣除货款。因此,借款、还款和支付利息的数据都显得比较复杂。

我叫当事人打印了全部的银行、微信和支付宝的流水,发现原告支付利息的日期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有规律的。基本上都是在月头那几天支付利息,这样一来,我们可以从借款金额和还款金额还推断借款利率。我建议当事人提起反诉,其余出借人均起诉原告,要求原告归还借款本息。因为当事人听说原告在天河有一套房子,如果打赢官司,执行是不用担心的。

按照我们的计划,我们在原告起诉这个案子提起反诉,她的姐妹及妹夫则另行起诉。原告的律师同样代理了全部的案子,他们显得很有信心的样子,觉得从还款金额来看,原告已经还清了全部借款,我们提出的诉求全部应予驳回。

这个案子开了几次庭,因为涉及到多个主体,还款的数据相互交织,对于事实的查明颇费工夫。我们费了不少的精力,通过对数据的梳理,基本还原了整个借款金额、利率变化及还息的过程。开完庭之后,迟迟没收到判决,当事人的性子比较急,还多次打电话给我们及法官,表达她焦灼的心情,有时候甚至冒出自杀这样的话语。法官几次打电话给我们,让我们做好当事人的工作,让我们感到很有压力。

如我所料,这个案子法院基本上完全支持了我方的诉求,除了有两笔借款,利率超过法定标准,法官将超出部分当作归还本金。对方没有上诉,这几个案子就这样结束了诉讼。判决生效之后,我叫团队律师帮忙申请强制执行,遗憾的是,法院并没有查到被执行人名下有房产,也没有查到其它财产,法院很快就终本执行。

这个案子的原告比较恶劣,借款不还,居然还主动请律师提起诉讼,而且,她很可能在起诉前转移了财产,导致判决无法获得执行。当然,当事人的风险意识显然过于淡薄,在面对高息时,没能禁得住诱惑,她的借款可能已经回本,但是亲戚的借款基本都损失了。按照我的经验,通常来说,利息越高,风险就越大。要是月息超过2分,借款人未提供抵押物,基本就不要考虑借款,否则风险很高。


作者:周晓明,经济法博士,法学博士后,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。主要执业领域为公司与股权、争议解决、计算机及数据、刑事辩护。

  联系人:周律师

   电话:13926215878

  传真:13926215878

  邮箱:xiaoming725@163.com

  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6号周大福金融中心14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