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的讼No.242】买卖合同纠纷案
这个案子是我代理一公司倒闭系列案中的一宗,供应商起诉,要求支付货款,金额应该在百万以上,也明知被告没有什么财产,可能执行不到钱,但货款不少,完全不起诉又心有不甘。对于我们代理人来说,也知道这样的诉讼对当事人公司没有任何影响,因为它已经倒闭,这已是公司经营的*坏结果,我们出庭应诉的意义在于让原告的诉讼流程加快,免得法院因联系不上当事人公司,动辄公告送达,那样就会把案件拖很久。案件本身也没什么值得说的,权当存目。
我代理过不少公司倒闭案,见惯了那种热闹过后的悲凉。对于公司老板来说,不少都是很大的老板,但之前的非凡已成过眼云烟,楼起楼塌之间,心境的转换,承受的压力,外人很难体味。有几位老板都是夫妻双双,红着眼圈,来律师楼找我,往往话未出口,先流了眼泪。
对于这些公司的供应商来说,常常意味着一场浩劫。几十万或者上百万的货款,对于小公司来说,也是身家性命。跟着大公司做生意,运气好的时候,未必能一荣俱荣,碰到背时的时候,真是一损俱损。一夜之间,大公司楼塌了,小公司也跟着遭殃。
对于这些公司的劳动者来说,也不像换个地方工作那么简单。碰到糟糕的情形,工资都不一定拿得齐,就别说经济补偿金之类的了。除掉收入的影响外,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也不会那么容易,老员工更是如此,老板的幻灭,在某种程度上,也是他们的幻灭。
公司倒闭的大背景下,每种角色下的人物,生活都发生了变化,似乎都带着灰色的基调,而他们之间围绕着各自利益的争夺,常常会很激烈。公司只剩下这么多东西,老板想要,员工想要,房东想要,银行想要,供应商也想要,甚至政府部门也要保障自己的利益,这种争夺就难以避免。
我见过供应商连夜带人抢设备的,见过劳动者结队上街找政府的,见过房东暗中转移公司财物的,当然,也见过老板自己把公司洗劫一空的。手快有,手慢无,弱肉强食,丛林的规则也适用于这种场景。
作者:周晓明,经济法博士,法学博士后,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。主要执业领域为公司与股权、争议解决、计算机及数据、刑事辩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