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回忆也要靠得住】
这些天拉拉杂杂写了11个案子,这些案子的办案时间基本上都在7年前了,有些当事人的脸孔早已模糊,有些事情已不复记忆,因此常常担心自己记得不准确,把它们写成天花乱坠的自我吹嘘。
钱钟书说,回忆是*靠不住的,一个人在创作时想象贫薄,但回忆往事来想象力却离奇的丰富,钱老称其为“创造性的回忆”。为了避免这种创造性的回忆,我尽量先找到当年办案的底稿,比如起诉状、答辩状、上诉状、判决书之类的,快速过一下,往事就鲜活起来了。
我的网盘有近400G的内容,这些年的工作文档几乎全部都在,有了它们,回忆也能靠得住。
【要有中间商赚差价】
法律市场也有中间商,有些律师接案但不做案,就是不折不扣的中间商。我有不少案子都来自同事的客户,这些客户碰到难度较大的案子,一般会要求他的律师找一个厉害一点的律师一起做,我的同事们就推荐我,做了一个案子后,同事的客户跟我就会比较熟,老总们都是我朋友圈的好友。
*近我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:这些客户下次再碰到案子,即便是希望我做,他们也不会直接找我,而是先找到我的同事,要同事再来找我,再熟的客户都是如此。在我这一方,我明明可以直接联系上客户的老总,但我肯定不会这样做,都是通过同事去跟客户沟通。
我的同事们找我合作过不少案子,所有的人都遵守着这样的规则。供应商、中间商和终端客户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微妙但稳定的关系,没有人会去破坏这种规则。
中间商的存在其实有一定的合理性,对于我这种供应商来说,多了一个拓展案源的渠道;对于像我同事这样的中间商来说,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客户,赚取更多的律师费;对于终端客户来说,中间商的存在可以让他们找到更好的供应商,也更能保证服务的质量。
瓜子二手车说,没有中间商赚差价。我的看法是,有时候,要有中间商赚差价。
作者:周晓明,经济法博士,法学博士后,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。主要执业领域为公司与股权、争议解决、计算机及数据、刑事辩护。